半岛sport红场镇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数十年前已是远近闻名的茶区,是该镇的支柱型产业,也是汕头市最大的产茶区,现有种植农户2500多户共4000多人,茶叶公司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30个,自制作坊43个,家庭加工点237家。近年来,面对茶叶行业竞争加剧、山区人民群众致富愿望日益强烈等难题,茶叶协会党支部通过打造“红色沃土茶飘香”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枢纽作用和产业振兴的助推作用,不断蹚出一条“以茶富民、以茶兴商、以茶强镇”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近日,该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是全省8个入选的镇之一,也是粤东地区唯一入选镇。
(一)强化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政治核心领航作用。发挥党组织“方向盘”“压舱石”的作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履行支部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建任务细化到人、量化到岗。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将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等学习教育“必修课”。针对非党员茶户分散广、农忙时节缺少学习时间等问题,通过“田野里的党课”、委托所在村(社区)党组织提供“送书上门”式服务、组建微信群开展线上学习等方式,引导他们及时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遵守好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紧扣产业发展,切实发挥党建服务保障作用。茶叶协会党支部牢固树立“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的指导思想,不断运用好组织优势、先锋优势,助推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强化指导功能,依托“3+2+N”党员志愿服务机制,与镇党员干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市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专家团队组成以党员为主的帮带团,常态化走入地头田间开展涵盖茶叶种植、茶叶制作、茶叶经销的专题培训,教育引导茶农进行无公害茶叶种植和生产。强化服务功能,打造“茶农、茶企点单,组织、党员接单”的派单式服务模式,针对茶企茶农在拓宽茶叶销路、茶园扩容提质等生产经营上的需求,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侨丰集团和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亿筐茶业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与茶农签订茶叶收购、销售协议,构建起“党支部+龙头企业+茶农”的产供销生产模式;下沉党员协助推广使用自动喷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强化发展功能,通过详细调研、参观学习、多次开展党员大会汇总研讨,制定了“进一步扩大茶叶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的战略部署,积极引进优质茶叶茶苗。
(三)深化品牌内涵,切实发挥红色文化赋能作用。红场镇是著名革命老区,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茶文化在我国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对此,茶叶协会党支部深入挖掘红场镇红色文化和茶文化的内涵,以“红+绿”相融共生、互促发展为文化内核,协助区委、镇委打造“追寻红色足迹,品味工夫茶香”红色文化茶旅精品路线,让游客在游览大南山革命纪念馆、红场公园、英雄石洞、红军医院、中村生态茶园、苏林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红场茶学堂等景点的过程中,感悟先辈红色革命力量,接受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熏陶。同时,积极引导党员在第二届“国际茶日”汕头区域活动暨红场镇“红叶茶旅”推介会、红场茶叶文化节、茶叶嘉年华千人徒步、茶叶摄影比赛、茶叶擂台赛中担任茶叶推介员、风俗讲解员、游客服务员,普及红色故事、茶叶历史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广大群众对茶的了解,彰显红场特色茶叶的魅力。
(一)提升了茶农技能水平。在茶叶协会党支部的引领与带动下,茶农能够经常性接受诚信经营等教育熏陶以及种茶、采茶、制茶等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茶农的综合素养,茶叶的产量销量也随之大幅提高,茶农人均增收4000元/月,比全区农民人均收入高出约23%。
(二)延伸了茶产业链。茶叶协会党支部积极为红场茶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通过茶叶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技术升级、销售渠道拓展,有效改善了茶叶种植环境和营商环境,审者村、潘岱村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逐步探索开发茶油、茶饼等系列茶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深化了茶文化内涵。在茶叶协会党支部“以红色文化凝聚人心,以绿色产业促进发展”的经营理念下,将红场的革命红色资源与茶叶绿色资源结合起来,成功打造了“追寻红色足迹,品味工夫茶香”红色文化茶旅精品路线,广大茶农自觉加入到推广红色文化与茶文化的队伍中,使茶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一)党建工作的定位要精准化。各产业发展的规模、类型、所处发展阶段不可能完全不同,相关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自然也有所差异,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找准自身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势必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把产业发展所需所求融入到组织生活制度里去,及时学习党的先进经验,形成“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作为行业协会,我们不能只把眼睛放在企业身上,还要组织和带领经营者更好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以便于企业更好地依据党的规章制度开展生产经营。
(二)产业发展的方式要科学化。习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因此,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精心设计发展“路线图”,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不断实现“党建+发展”的良好目标。
(三)生产经营的观念要现代化。乡村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强农业创新技术与实际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茶叶协会党支部正是通过推广新进的茶叶生产技术、培养一批新型农业创新人才,改变了过去粗放式、低水平的茶叶种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